欧佩克 + 成员国敲定 5 月按原计划增产,且后续每月两次灵活调整产量,5 月 5 日还将专门商议 6 月产量。在全球经济因美国 “对等关税” 政策陷入衰退阴霾,原油需求预期被大幅下调的当下,这一增产决策在能源市场激起千层浪。
4 月 4 日,国际油价大幅下挫,纽约商品交易所 5 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跌幅达 7.41%,6 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跌幅为 6.50%,足见市场对增产冲击供需平衡的担忧。从短期看,增产使本就因经济下行而需求疲弱的原油市场供应进一步过剩,加剧油价下行压力。不过,若后续全球经济未如预期般衰退,需求逐步回暖,叠加欧佩克 + 灵活把控增产节奏,油价或在探底后企稳。只是,长期低油价对严重依赖石油出口支撑财政的欧佩克 + 成员国而言,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大增,甚至可能引发社会层面连锁反应。
将视角转向国内,4 月 2 日 24 时,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刚历经年内第三次上调,汽、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上涨 230 元和 220 元。折合成升价,每升 92 号汽油、95 号汽油和 0 号柴油分别上调 0.18 元、0.19 元及 0.19 元。这主要源于此前计价周期内,原油品种变化率全程处于正向区间,国际油价震荡上行。当时市场聚焦 OPEC + 减产补偿方案落地,供给端收紧预期推动油价走强,且美国对伊朗、委内瑞拉等产油国制裁引发供应担忧,盖过了对贸易关税拖累需求的顾虑。
然而,随着欧佩克 + 增产消息落地,加之美国关税政策对全球经济及原油需求前景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,国内油价后续走势充满变数。截至 4 月 6 日,本周期油价计价统计刚开始 1 天,受国际油价暴跌影响,市场预测 4 月 7 日周期油价将由涨转跌,跌幅或直接突破下调线。若国际油价稳定在 60 - 65 美元 / 桶区间,机构预计 4 月 17 日国内油价或迎来 200 - 300 元 / 吨的下调。
总体而言,国内油价走势紧密关联国际原油市场波动,又受自身供需结构、政策调控等因素影响。在当前复杂形势下,美国关税政策走向、欧佩克 + 实际增产幅度、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及地缘政治局势,都是左右国内油价未来走势的关键变量,需市场参与者持续密切关注。
本观点仅供参考,不做操盘指引(长江有色金属网www.ccmn.cn)
【免责声明】: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。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。删稿邮箱:info@ccmn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