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晶硅是太阳能电池的核心基础材料,通过提纯工艺(从粗硅到高纯度99.9999%以上)制成单晶硅棒或多晶硅锭,最终转化为光伏电池片。在半导体领域,电子级多晶硅支撑着芯片制造的基础需求,随着 5G、AI 等技术发展,其需求增速显著。其纯度直接决定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——每提升1%纯度,电池转换效率可提高0.1-0.2个百分点。在全球"双碳"目标下,多晶硅的战略地位已从"工业辅料"跃升为"能源安全关键资源"。
今日价格走势趋势:据长江有色金属网获悉,当前长江综合多晶硅价格维持在 30500-31500 元 / 吨区间,均价 31000 元 / 吨,较前一日持平。
供应端:过剩与缺口的"冰火交织"
全球75%的多晶硅产能集中于中国(2024年总产能超200万吨),但供需矛盾正从"量"向"质"演变:
国内产能:阶段性过剩与技术迭代并行。主流企业加速淘汰落后产能,转向颗粒硅(电耗降70%)、CCZ连续拉晶等新技术,推动成本下探至5万元/吨以下;
海外扰动:地缘局势与贸易壁垒抬高隐性成本。美国政策倾斜致海外需求转向东南亚,欧洲"碳关税"增加出口成本,叠加德国Wacker等企业因电价高企缩减产能,全球供应弹性收缩;
核心矛盾:高品质硅料供不应求。N型电池(TOPCon、HJT)所需的低杂质硅料缺口显著——2025年一季度N型硅料占比仅15%,但下游N型产能已超30%,优质硅料溢价超3000元/吨。
需求端:装机狂飙下的"技术升级"驱动
全球光伏装机量爆发式增长,是多晶硅需求的核心支撑,传统市场,中国一季度新增装机45GW(同比+30%),欧洲"去俄化"加速(装机量+45%),美国受补贴刺激(装机量+50%),托底多晶硅需求;
新兴增量:N型技术迭代激活需求,带动高纯度硅料需求激增,预计2025年全球N型硅料需求向好;
场景延伸:光储一体化、BIPV政策推广拓宽应用场景,间接推高中长期需求预期。
产业链博弈:利润向技术与效率倾斜
多晶硅的"高毛利"时代正终结,产业链利润加速再分配:
上游(硅料):产能过剩与价格下行压力下,龙头企业毛利率从2022年的60%降至2025年一季度的30%,中小厂陷入"成本倒挂";
中游(硅片/电池):N型技术领先企业(如隆基、爱旭)凭借效率优势,毛利率回升至20%以上,议价权增强;
下游(组件/电站):终端电价波动倒逼组件厂压价(2025年一季度组件价格较2022年高点跌40%),但对优质硅料"溢价采购"意愿强烈。
短期价格预测:6月或迎"弱平衡"拐点
利多:N型硅料需求释放、海外光伏装机旺季(6-8月)、国内落后产能出清;
利空:国内新增产能落地、欧洲"去库存"阶段性放缓需求;
价格区间:主流价格或在30000-32000元/吨震荡,若N型需求超预期或海外政策加码,可能上探33000元/吨;若国内产能释放加速,或回调至29000元/吨。
本观点仅供参考,不做操盘指引(长江有色金属网www.ccmn.cn)
【免责声明】: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。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。删稿邮箱:info@ccmn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