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江有色金属网 > 资讯首页 > 行业要闻 > 铬矿进口暴跌27%!​​“三高博弈”​​下铬价能否破8万大关?

铬矿进口暴跌27%!​​“三高博弈”​​下铬价能否破8万大关?

   来源:

2025年3月,我国铬矿进口总量跌至132.92万吨,环比减少27.1%,同比减少19.3%,创下近两年新低。其中,自南非进口的铬矿量仅为99.77万吨,环比锐减37.6%,同比减少28.6%,而南非42%铬精粉到岸价已飙升至360美元/吨,冶炼即期成本突破9500元/50基吨。

会员升级 会员权限:查看全网产业数据、市场分析、调研信息 服务期限:自购买日起1年(数据类产品不支持退货退款。)
价格:¥ 元/年
-
+
支付方式:
注:支付过程中浏览器会有几次跳转,支付完成之前请勿关闭浏览器,否则可能造成支付失败
确认订单

一、成本传导压力:从矿端到终端的“生存挤压”​​

2025年3月,我国铬矿进口总量跌至132.92万吨,环比减少27.1%,同比减少19.3%,创下近两年新低。其中,自南非进口的铬矿量仅为99.77万吨,环比锐减37.6%,同比减少28.6%,而南非42%铬精粉到岸价已飙升至360美元/吨,冶炼即期成本突破9500元/50基吨。这一成本压力直接导致国内高碳铬铁企业亏损面扩大至55%,中小厂商被迫延迟复产。即便青山集团4月钢招价上涨600元至7595元/50基吨,仍难以覆盖成本,南方复产产能仅以低电价地区为主,北方内蒙铁厂因原料不足计划减产。​​成本倒挂的连锁反应​​已从矿端蔓延至不锈钢终端:304冷轧利润率一度跌至-0.44%,钢厂仅靠镍价平缓勉强维持生产,产业链利润分配严重失衡。

​​二、政策驱动下的产业格局重塑​​

工信部《铬产业绿色发展规划》草案要求2027年行业集中度提升至90%,淘汰落后产能超100万吨。政策倒逼下,国内龙头企业加速资源整合:西藏矿业罗布莎矿区扩产至28万吨/年,锁定国内45%高品位矿源;振华股份7万吨电解铬项目投产,吨毛利超3.5万元。​​“政策剪刀差”效应显现​​:中小企业因环保和技术门槛被迫退出,而头部企业通过长协锁定高价资源(如嘉能可南非矿溢价35%长协订单),进一步加剧市场垄断。

​​三、国际资源争夺:地缘风险与产能转移​​

南非罢工和暴雨导致2-3月铬矿发运量锐减55%,而印尼青丰项目投产分流中国进口资源(3月印尼铬矿进口同比激增244%),形成​​“双重分流”困局​​。与此同时,土耳其、津巴布韦等次要来源国供应波动加剧(土耳其3月进口量同比减少9.2%),迫使中国企业转向更高成本的现货市场。国际矿业巨头如嘉能可暂停现货销售,优先保障欧美长协订单,中国进口铬矿到岸价同比暴涨45%,​​资源战略安全风险陡增​​。

​​四、技术迭代与需求结构性变迁​​

新能源领域对高纯铬的需求正颠覆传统消费结构:

​​光伏镀膜​​:TOPCon电池4N级铬粉单月消耗量突破1200吨,库存周转率压缩至7天;

​​氢能储罐​​:铬基合金渗透率超55%,单罐用量增至3.0公斤,全球需求预计突破7万吨。

​​传统不锈钢需求虽维持韧性​​(3月粗钢产量351.21万吨,同比增11.25%),但关税壁垒下出口利润压缩,内需成为主要支撑。这种​​“新旧需求博弈”​​使得铬价波动更依赖技术突破而非传统周期。

​​五、市场博弈与预期管理​​

当前铬市呈现​​“三高博弈”​​特征:

​​高价格​​:南非矿期货成交价达270美元/吨,较年初上涨32%;

​​高库存周转风险​​:港口库存287.9万吨,但可用天数不足10天,贸易商捂货加剧流动性紧张;

​​高预期差​​:不锈钢排产高位(4月353.14万吨)与铬铁复产受限(4月预计64万吨)形成供需错配。

市场参与者正通过​​“期货溢价锁定”​​(如5月船期矿价提前锁定270美元/吨)对冲不确定性,但价格快速拉涨后下游接受度分歧扩大,博弈进入僵持阶段。


​​【文中数据来源网络,观点仅供参考,不做投资依据!】​

【免责声明】: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。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。删稿邮箱:info@ccmn.cn

有色云app(ios)
有色云app(安卓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