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江有色金属网 > 资讯首页 > 行业要闻 > 45天审批“生死线”!出口管制升级下稀土磁材厂的订单“冻结”与突围战

45天审批“生死线”!出口管制升级下稀土磁材厂的订单“冻结”与突围战

   来源:

2025年4月4日,中国对含镝、铽等中重稀土的永磁材料实施出口管制,要求企业申请许可证的审批周期长达​​45个工作日​​。这一政策直接冲击依赖海外订单的磁材企业

会员升级 会员权限:查看全网产业数据、市场分析、调研信息 服务期限:自购买日起1年(数据类产品不支持退货退款。)
价格:¥ 元/年
-
+
支付方式:
注:支付过程中浏览器会有几次跳转,支付完成之前请勿关闭浏览器,否则可能造成支付失败
确认订单

一、出口管制升级:磁材厂订单“冻结”与交付链断裂​​

2025年4月4日,中国对含镝、等中重稀土的永磁材料实施出口管制,要求企业申请许可证的审批周期长达​​45个工作日​​。这一政策直接冲击依赖海外订单的磁材企业:

​​订单履约风险激增​​:美国无人机企业库存仅能支撑​​1-3个月​​,而许可证审批周期已接近其库存耗尽临界点,导致部分客户暂停新订单签订。例如,美国元素公司预测其镝铽磁体库存将于6月告罄,MQ-9无人机电机生产线或被迫停工。

​​交付周期延长​​:中国磁材厂出口订单交付周期从​​4周延长至12周​​,农业无人机等民用领域客户转向东南亚供应商,订单流失率预估达​​15%-20%​​。

​​合规成本攀升​​:企业需额外投入资源应对海关编码标注、材料成分申报等新规,单笔订单管理成本增加约​​3%-5%​​。

​​二、库存压力与资金链承压:磁材厂的“仓储困局”​​

出口受阻导致企业库存积压与现金流恶化:

​​库存周转率下降​​:国内氧化镝社会库存较年初增长​​12%​​(约1.8万吨),磁材企业原料备货周期被迫从​​1个月延长至3个月​​,仓储成本上升​​20%​​。

​​账期矛盾加剧​​:海外客户因交付不确定性要求延长付款周期至​​90-120天​​,而国内供应商账期维持​​60天​​,资金周转压力向中游磁材厂聚集。

​​产能利用率下滑​​:部分中小磁材厂产能利用率从​​85%降至65%​​,行业平均开工率跌破​​70%​​,固定成本分摊压力陡增。

​​三、价格波动与市场分化:内外价差扩大下的套利博弈​​

出口管制引发国内外稀土价格体系脱钩:

​​海外价格飙升​​:氧化镝国际价格一周内上涨​​27%​​至​​680美元/公斤​​,而国内价格受配额调控涨幅仅为​​8%​​,内外价差扩大至​​15%以上​​。

​​磁材溢价分化​​:含镝钕铁硼磁材出口报价上涨​​30%-50%​​,而国内市场价格受需求疲软压制,仅跟涨​​10%-15%​​,企业面临“出口亏损、内销微利”困境。

​​投机性囤货风险​​:贸易商押注政策收紧,氧化镝期货持仓量增长​​18%​​,但现货市场流动性不足加剧价格波动。

​​四、企业突围:技术替代、产能转移与政策博弈​​

为应对危机,磁材产业链加速战略调整:

​​低重稀土技术突破​​:金力永磁通过晶界扩散技术将镝添加比例从​​2.5%降至1.8%​​,特斯拉Optimus二代电机已试点应用钬-镝复合磁体,成本降低​​18%​​。

​​海外产能布局​​:中国稀土集团在缅甸、澳大利亚投资矿山,并计划在东南亚设立​​5万吨/年​​磁材生产线,规避出口管制风险。

​​政策协同诉求​​:行业呼吁将稀土收储与出口配额挂钩,通过“以储代产”调节市场供给,同时争取高端磁材出口豁免许可。

​​五、长期影响:稀土磁材的战略价值重构​​

此次管制事件将重塑全球稀土产业链格局:

​​中国定价权强化​​:通过精准管控中重稀土,中国在无人机、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制造领域的话语权进一步提升,倒逼海外企业寻求本土化合作。

​​技术替代加速​​:美国加速研发铈钴磁体等替代方案,但短期内性能仍落后传统产品​​20%​​,中国在稀土深加工领域的技术壁垒进一步巩固。

​​行业集中度提升​​:中小磁材厂因资金链压力加速出清,北方稀土、中国稀土集团等龙头企业凭借资源整合能力,市场份额有望突破​​40%​​。

 

【文中数据来源网络,观点仅供参考,不做投资依据!】

【免责声明】: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。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。删稿邮箱:info@ccmn.cn

稀土

有色云app(ios)
有色云app(安卓)